最新目录

缘何黑土被下黑手保护黑土地刻不容缓

来源:黑龙江社会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目前,东北地区的春耕备耕工作已经进入关键时期,然而一则黑龙江五常9万多平方米黑土被盗挖,4名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拘捕的新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对此,《中国农资

目前,东北地区的春耕备耕工作已经进入关键时期,然而一则黑龙江五常9万多平方米黑土被盗挖,4名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拘捕的新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对此,《中国农资》记者随即展开调查,并采访了相关人士。

记者调查后了解到,事发地位置较为偏远,土地含水量大,农民耕作费时费力,且产量和收入都不高。不法分子恰好抓住这一情况,从村民手中承包土地,打着改良土地的名义盗采黑土,最终通过非法出售牟利。

黑土为何被盗挖?

东北黑土地的有机质含量是黄土的数倍,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珍贵的黑土层不仅是稀有矿产资源,也是东北可以成为“北大仓”的重要保障。黑龙江省五常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宋延辉介绍,“偷土贼”先是把地表耕作层剥离,然后挖取耕作层下的草炭土。草炭土是由常年积累的草根、树根在地下经过腐殖发酵形成的,当地村民也称其为伐子土,如此珍贵的黑土资源正在遭受非法盗挖,令人痛心。

草炭土属于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有机碳含量在30%以上,对于黑土地质量的维护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相关部门正在积极组织人力和机械对挖取的草炭土进行回填,力保春耕工作能如期进行。

此次盗挖黑土事件背后,恰恰也反映出我国各地土壤退化的现象已经非常严重。近年来,部分粮食主产区以及大棚种植基地为维持农产品产量,大量施用化肥,农作物普遍重茬,导致土壤退化现象严重,甚至有部分土壤已经无法继续生产,种植者越来越意识到耕地质量的重要性。为了解决土壤退化问题,部分种植者想到了换土的办法,于是便打起了东北黑土的歪主意。

黑土资源尤为珍贵。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黑土联盟主席韩贵清曾表示,每生成1 厘米黑土需要200 到400 年的时间。以非法盗挖东北黑土牟利,用东北的黑土去替代退化严重的耕地,这种行为无异于是在砸中国人的饭碗。

保护黑土地,改土养地是关键

东北作为国际公认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黑土地面积广阔。但有专家提醒,黑土作为极其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保护黑土,再过50 年我们国家的黑土将会流失殆尽,国内的粮食供给也将得不到保障。

此次五常黑土被盗采事件已经和平时经常被提起的“黑土保护”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了。黑龙江省农业环境与耕地保护站高级农艺师张凤彬对记者表示,此前我们经常强调的黑土保护还只是使用层面的保护,提倡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合理施肥、改土养地等,而此次以盗采黑土非法牟利的事件已经属于非法盗采国家资源,自然资源局已经配合警方对不法分子予以依法处理。

盗土事件发生后,相关专家再次呼吁,国家层面应进一步加大黑土保护的力度,应对黑土地予以立法保护,使黑土保护有法可依,依法保护,用法律的手段促进东北黑土地的生态保护,用法律的武器守护东北“大粮仓”。同时也有专家表示,若想从根本上防止不法分子对黑土地再下黑手,还应着手提升全国耕地质量,只有让耕地质量恢复到健康水平,才能让种植者不再打东北黑土的主意。

土壤资源安全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国民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本,高质量的耕地是实现“藏粮于地”的重要保障。我国分别于1958 年和1979 年两次开展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所获数据对当今农业实践指导的参考价值已较低,目前所掌握的陈旧土壤数据已经不足以支撑新型农业主体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江苏省委会副主委、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沈仁芳提出加强我国红壤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建议,并提出尽快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对我国土壤进行“全面体检”已成为当务之急。

张凤彬认为,只有全面提升我国耕地质量,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东北黑土地被盗挖。由于长期不合理施肥导致的土壤退化已成事实,目前想要快速扭转几乎是不可能的,土壤的改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近5 年来,我国耕地质量虽然有所提升,但局部地区退化势头还未得到有效遏制。耕地质量的提升并非易事,研究表明,腐植酸肥料具有改良土壤的作用,腐植酸可以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的缓冲性能。目前,提倡合理施用化肥,有机肥替代部分无机肥,适当减少化肥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培育土壤活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建设才是解决耕地问题的根本。

文章来源:《黑龙江社会科学》 网址: http://www.hljshkx.cn/qikandaodu/2021/0708/716.html



上一篇:保护黑土地任重道远
下一篇:根力多经销商李超由价格导向转为价值导向

黑龙江社会科学投稿 | 黑龙江社会科学编辑部| 黑龙江社会科学版面费 | 黑龙江社会科学论文发表 | 黑龙江社会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黑龙江社会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