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与地方史志论文_古代文献中的“濊貊

来源:黑龙江社会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9-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内容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重点与难点 四、研究目标 第一章 历史文献中的“濊” 第一节 文献中“濊”与“貊”的混用与差别 第二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内容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重点与难点

四、研究目标

第一章 历史文献中的“濊”

第一节 文献中“濊”与“貊”的混用与差别

第二节 濊人的居地

第三节 濊人的东迁

第二章 历史文献中的“貊”

第一节 《诗经·韩奕》中对“貊”的记载

第二节 貊人的居地

第三节 文献中的“胡貊”考

第三章 《逸周书·王会解》中“东夷”“东北夷”与濊、貊的关系

第一节 《王会解》中的“东夷”与濊的关系

第二节 《王会解》中的“东北夷”与貊的关系

第三节 《王会解》中未列“朝鲜”考

第四章 貊国及其社会状况

第一节 貊国位置考

第二节 貊与古朝鲜的关系

第三节 貊国的经济

第五章 濊人及其社会状况

第一节 “夫租薉君”与濊族情况

第二节 “夫租长印”与乐浪郡岭东七县的设置变化

第三节 出土濊族官印与其他民族首领授印的比较

第六章 “貊”人东迁及其与“濊”人的融合

第一节 濊貊民族共同语言区及农业区的形成

第二节 史家对濊貊民族认识的发展变化

第三节 貊人的东迁及其影响

第七章 高丽文献《三国史记》中的“濊貊”及其消亡

第一节 对《三国史记》中“靺鞨”记载的辨析

第二节 《三国史记》记载中“靺鞨”与“濊貊”的混记

第三节 《三国史记》中“靺鞨”记载的实指

第四节 濊貊的最终消亡

结论

附录: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主要参考资料

致谢

文章摘要:濊貊是古代从中原东部与北部迁徙到东北中南部及朝鲜半岛地区生活的民族,与东胡系民族、肃慎系民族及汉民族共同构成古代东北的四大族系。在古代文献中,濊貊时常被合并称谓,但实际上在秦汉之前的“濊”与“貊”是两个不同的民族,并且存在较大的生计方式上的差异。通过文献整理,可以清晰地发现濊与貊两个民族的迁徙、融合过程,以此可以洞悉整个东北民族、历史的发展变化。本论文以古代文献中出现的“濊”(追、薉、秽、獩)与“貊”(貉、发、亳、狢、貈、狛)的多种文字书写和事件记述为研究内容,系统考证了古代东北民族“濊貊”的迁徙、发展、融合等情况。本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与第二章,首先是分别对古代历史文献中“濊”与“貊”的多种文本记载进行辨析,明确文献中出现的“濊”与“貊”如何从单独使用发展到混合为“濊貊”使用的演进过程。其次以《诗经·韩奕》等古代文献为研究主体,辨析在一些文献中二者单独及混合出现和使用时各自代表的民族主体情况。最后分别考证“濊”与“貊”在未融合之前,各自的居地所在以及早期迁徙情况。第三章,是以《逸周书·王会解》为研究重点,辨析“成周大会”时前来中原朝贡的“东夷”“东北夷”诸族分别同“濊”“貊”二族之间的关联情况,考证了文献中因何会将此时的东夷、东北夷诸族与后来的濊貊民族混同。尤其是箕氏朝鲜(古朝鲜)为何没有出现在《王会解》记载的中成周大会内,以及濊人、貊人与古朝鲜人之间的关系。第四章和第五章,是对《山海经》中的“貊国”“濊国”的考证。首先,考证了貊国的方位、其与古朝鲜之间的联系以及社会经济状况。其次,通过出土的与濊有关的印章、封泥考证了汉设置苍海郡情况以及濊人在朝鲜半岛乐浪郡的生存情况。第六章,是通过东北濊貊分支民族共同语言区的形成、农业生产方式的建立,以此考证貊人的东迁过程以及与濊人的融合情况。证明了汉代对以濊貊为代表的东北民族的有效管理,濊貊民族与中原王朝的东北边疆管理机构紧密的政治联系。第七章,是对域外汉籍高丽文献《三国史记》中出现的“靺鞨”记载的考证,证明了朝鲜半岛文献中很早便出现的“靺鞨”,大多数情况实质上是对“濊貊”民族的错误标记。并且随着高句丽、渤海的崛起,加速了对濊貊民族的融合,尽管有少量濊貊一直存续到了辽代,但因为自身体量上的微弱,最终消亡在生女真的南下之中。

文章关键词:濊貊,《逸周书·王会解》,《诗经·韩奕》,

作者单位:李明浩 

论文DOI: 10.27011/d.cnki.gdbsu.2021.000105

论文分类号: K289

文章来源:《黑龙江社会科学》 网址: http://www.hljshkx.cn/qikandaodu/2021/0916/816.html



上一篇: 中国共产党论文_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东北
下一篇: 无机化工论文_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展

黑龙江社会科学投稿 | 黑龙江社会科学编辑部| 黑龙江社会科学版面费 | 黑龙江社会科学论文发表 | 黑龙江社会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黑龙江社会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