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公关(2)

来源:黑龙江社会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结合以上内容,对城市公共关系进行定义:城市公关是以城市为主体,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双向对等的基础上和城市内外的组织与公众进行沟通和

结合以上内容,对城市公共关系进行定义:城市公关是以城市为主体,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双向对等的基础上和城市内外的组织与公众进行沟通和协调的一系列互动行为。

城市公共关系为城市发展带来的优势

近年来,城市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每座城市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独特优势,以求脱颖而出。城市的横向比较中不但包括以GDP为代表的“硬实力”,同时也包含了以公共关系为代表的“软实力”,优秀的城市公共关系可以在多方面为城市的繁荣与发展提供帮助。

公共关系帮助城市资源效用最大化

城市作为一个组织,繁荣与发展是其永恒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城市需要使资源效用最大化。城市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资源短缺或浪费的现象:空荡的小区、人迹罕至的公园、无人问津的商圈、堵塞的交通、拥挤的街道。公共关系当然不能完全根治这些问题,但一个良好的公共关系可以通过建立高效的沟通系统来保证城市管理者与相关公众之间信息的交流。沟通系统在组织总体的有效性上越来越成为一种决定性因素,它对于组织的成长、高效运作和生存等能力具有控制性作用(Farace,1977)。控制分为前馈控制、过程控制和反馈控制三个阶段,在项目准备阶段,公共关系帮助组织提前探知公众对项目的喜好与态度,以判断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在项目实施阶段,公共关系通过持续不断地提供公众对项目的看法以帮助组织及时纠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当行为;在项目落地后,公共关系收集公众对项目的反馈为组织准备下次项目积攒经验。

公共关系加强居民城市归属感

“城市归属感”源自于“社区归属感”,所谓社区归属感,是指社区成员对所居住地区和所属的文化群体的认同、喜爱和依恋(陈微,2002)。公共关系为城市与公众之间的联系建立了桥梁,城市通过公共关系更加了解了公众对城市发展的需求与看法,并以此调整自身的发展路径。公众通过公共关系认识到了城市为之做出的改变,更为重要的是,公共关系为公众提供了大量的有关城市发展的信息。这些信息并不完全是积极和乐观的,其中也包含了困难与阻碍,公众在获取这些信息后会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行为以帮助城市度过难关。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且只有在城邦之中才能发挥他的理智。通过公共关系,城市居民对城市发展的参与度得到加强,公众对城市生活的满意度得以提升,最终使得居民对城市的归属感得到加强。

公共关系帮助城市提升外部形象

城市的发展不但需要从内部环境寻求支持,也需要从外部环境汲取养分。因此,树立一个良好的外部形象对于城市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大型活动是城市展示自身魅力的绝佳舞台。2020年11月4日—1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围绕着进博会,上海组织了一系列公关活动,吸引了大量公众的参与,将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树立了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良好形象。城市形象没有特定的标准,因此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发掘自身优势,开发出独属于自身的城市品牌。在这个过程中,除却组织公关活动之外,与媒体的合作也是公共关系工作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媒体,城市可以有针对性地发布自身相关的信息,吸引特定公众对城市的关注,以一种最高效的方式,吸收城市所需的“新鲜血液”。

[1]Bardo J W, Hartman J J .Urban sociology : a systematic introduction[J].1982.

[2]Freeman, R.Edward, Robert Phillips, Rajendra Sisodia, Jay B Barney, and Jeffrey S Harrison."Tensions in Stakeholder Theory."[J] Business & Society 59.2 (2020):

[3]Grunig J E , Botan C , Hazelton V .Symmetrical presuppositions as a framework for public relations theory[M]// Public Relations

[4]Farace, Richard V., Peter R.Monge, and Hamish and , Mass.: Addison-Wesley Pub[M].1977.

[5]范红.国家形象的多维塑造与传播策略[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8(02):141-152+161.

[6]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课题组,孙玮.城市传播:重建传播与人的关系[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22(07):5-15+126.

[7]陈微.如何培养居民的社区归属感[J].中国民政,2002(04):24-25.

文章来源:《黑龙江社会科学》 网址: http://www.hljshkx.cn/qikandaodu/2021/0717/735.html



上一篇:试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模式构建
下一篇:推进大连市社会科学发展的建议基于历届大连市

黑龙江社会科学投稿 | 黑龙江社会科学编辑部| 黑龙江社会科学版面费 | 黑龙江社会科学论文发表 | 黑龙江社会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黑龙江社会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