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中国新绘画一个观看中国现当代艺术的视角(2)

来源:黑龙江社会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1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上海漫画》第三十七期封面张仃1937年 《地之子》庞薰琹 水彩初稿(油画佚失)45 × 37cm 1934年 庞薰琹美术馆藏 1924年,蔡元培在法国斯特拉斯堡观看中国

《上海漫画》第三十七期封面张仃1937年

《地之子》庞薰琹 水彩初稿(油画佚失)45 × 37cm 1934年 庞薰琹美术馆藏

1924年,蔡元培在法国斯特拉斯堡观看中国美术展览会,一批旅法学生的作品让他欣喜,他评价林风眠大幅油画《摸索》等作品,“得乎道,进乎技矣!”,他兴奋于这将是一批履行其“美育代宗教”主张的中坚力量,从此提携、任用不已。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新绘画,也可以说是中国现代主义的黄金期,上海是新绘画的重要码头。当上海的市民阶层的视觉需求不满足于老式月份牌广告的旧样粉本,以张光宇、庞薰琹为代表的“上海摩登”(Modern)以报刊、图书、漫画、展览会的方式走进市民生活,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利用自由的出版环境为自己的主义造势,所不足者,往往财力不够,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三日画报》《上海漫画》《时代漫画》《万象》《良友》,一个报刊停办,就有另一个报刊创办,中国新绘画是与那个时代的出版相连。

中国新绘画本质是新,样貌则多元。题材的多元,材质的多元,画种的多元,表达方式的多元。不论国画、油画、版画、壁画、漫画,唯才是举,唯新为上。蒋兆和流民图的悲悯是新,林风眠的孤鹜是新,张光宇的民间情歌也够新。

中国新绘画是百年的历程。第一代开宗立派,第二代延续传承,他们都立身在民国。第三代艺术家目今已经七老八十,人群博大,定位最难,评价最难。难在人事尚在,纠葛复杂,面目不清者多。唯其如此,以新绘画的视角观看第三代也最重要。在第三代身后,已是与当下交集的同代人,新旧之观,不在一时之选。

《大洪水》蒋兆和 270×300cm 1947年意大利罗马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总部

中国新绘画从一开始就伴随着争论,争论的内容包括为人生而艺术还是为艺术而艺术,艺术是社会变革的推动力还是象牙之塔、无用之物,在中国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新旧交替,新旧之争往往伴随着革命和反复。曾几何时,被人视为怡情养性和风花雪月的艺术,变成道义千秋、生命攸关的抉择,有用之用和无用之用变成了士夫俗子和精神贵族的考量,对于中国新绘画的艺术家而言,曾有人为之失业,有人为之坐牢,所以中国抽象绘画的奠基人吴大羽说出了“艺术的根本在于道义”这句名言。

艺术终究不是俗物,艺术有艺术的力量。中国新绘画的视角,有助于观看近现代中国的艺术历程。

吴大羽说:“所谓创造,无非以新的活力,突破陈腐的桎梏而已”,中国新绘画即与创造相连。在中国建设创新型社会、创新型国家的历程中,新绘画的使命和价值需要重新定义和评估。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观看中国新绘画,需要找到源头,理清源流,正本清源,走向未来。

文章来源:《黑龙江社会科学》 网址: http://www.hljshkx.cn/qikandaodu/2021/0519/627.html



上一篇: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川菜发展研究中心
下一篇:天气大战瑞典艺术家的无畏狂想

黑龙江社会科学投稿 | 黑龙江社会科学编辑部| 黑龙江社会科学版面费 | 黑龙江社会科学论文发表 | 黑龙江社会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黑龙江社会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